为了弘扬这个宗旨,大峰祖师阐释了面对“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”的人生必有境遇时,如何行善。 今天,我们以现代的观念去理解祖师的训导,仍然能体会到它发出的智慧启示和光芒,使之成为我们行善的精神力量和指南。

人身生下来应有生养的原则。人生我,我生人,生生不息。如果只管生而不加以教育,人长大就都成了愚昧无知、不明事理的人,更别说能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了。 所以,自古就有学校的设立。从人的幼年起,就要予以开导启蒙,晓以做人的道理和大义,传授知识与文化,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,无论大小,有一分光发一分热。作为善信,支持学校的建设、资助奖学金等等各种有益于教育事业的活动,是一大善举。

孟子提倡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于今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。我们赡养自已的长辈时,不应忘记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;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,不应忘记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。 老者曾经辛勤工作和养育下一代,如果老了而无所依靠,就是受到很不人道的对待。作为善信,就应当乐于帮助创设安老院,资助安老院,使之稳健运作,确保无依老者安享晚年,是一大善举。

人并非铜铸金刚亦非铁打罗汉。不少人一生勤奋工作,劳心劳力,难免会积劳成疾,又或不同的原因而患上各种顽疾。虽然今日的社会对病患有着一定的医疗保障,但是,行善者仍有应尽的义务去大力支持配合治病救人。善堂可以设立慈善医院、诊所,或举办各种筹款活动资助医疗机构,这对病患有着施医赠药式的效果,是一大善举。

人的生命有终结,正如月亮有圆缺;收圆者瞌然离去了,逝去者瞑目化土归真,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,活着的人必须顺应。我们既然尊重生命,也应尊重逝去的生命。所以逝者端赖生者办理好后事,使其入土为安。如果逝者没有后裔善后,作为善信就应施赠棺木及葬礼费用,这是一大善举。

世事漫漫,难以预料,叵测多变。人生常有幸有不幸,不幸的人往往际遇不好、为环境所迫,身心饱受困扰,痛苦不堪;而幸运的人有着幸福的人生。所以有幸者应该对不幸者伸出援手,善信可以作为体恤他们苦况的义工,不怕困难、不厌其烦地与他们沟通,疏解他们的苦痛,逐步使他们身心舒畅,这是一大善举。